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用户名: 密码:
  首 页 | 爱心缘起 | 章程守则 | 众志成城 | 财务公示 | 捐助功德 | 媒体聚焦 | 视频在线 | 表格下载 | 志愿者管理部 | 财务管理部
  外宣通联部 | 组织策划部 | 信息采访部 | 摄影记录部 | 政法咨询部 | 心理咨询部 | 网站技术部 | 后期审核部 | 联系我们
活动公告
·8月11日崧厦下管公益活动报名帖
·7月3日“关爱孤寡老人”活动报名帖
·7月24日听资深公益人许田讲公益
·招募社区矫正连心桥驿站志愿者
·6月16日“情暖端午”活动报名帖
众志成城
·走进贵州第一站:三龙小学
·7月3日关爱孤寡老人活动随记
·社区矫正心连心小组活动随记
·谢塘公益活动随记
·关爱残障人士活动随记
爱心单位
·绍兴市上虞心诚电器有限公司
·上虞区华扬印制有限公司
·沥海老百姓大药房
·浙江金盾消防有限公司
·上虞区捌零影视工作室
众志成城 首页 >> 众志成城 >> 详细内容   
登塔山(作者:史济荣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登塔山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作者:史济荣   
      
        2010年12月12日下午,绵绵细雨一直在下,其实不是个登山的好时节,但起凤塔早已令我们神往,她的魅力无可阻挡,我和白马湖文学的朋友们照旧兴致勃勃地向塔山进发。车刚过丰惠抬头就见到烟雨濛濛中高高耸立山巅的宝塔,就像在向我们招手,向我们召唤,也像路标为我们指引了方向,我们乘坐的两辆汽车便欢快地奔驰而去。
      淅淅沥沥的雨点赶走了车辙人影,冬日的田野显得空旷寂静,留下的只是我们按捺不住的激动的心。汽车几经转折来到山脚,新修的柏油路如一条随意飘落的丝带悬挂在面前,或者像从塔下铺展下来的黑色地毯,迎候我们向上攀登。
      那山路真是陡峭,坡度都在三十度以上,汽车总在昂首奋进,有几处快到了车辆行驶的极限仰角,要不是轿车重心较底真有溜坡颠覆的危险。坐在车上,望一眼前面的峭壁,瞧一下旁边的深渊,让人心惊肉跳惊恐万状,路边没有扶拦或交通标记,加上雨天路滑,更为开车的人捏一把汗。
      我坐的这辆车由妻驾驶。平日里我对她的驾车技能颇有微词,但这次妻全神贯注,牢牢把着方向盘,车开得平稳,上坡没熄火,除了第一弯道实在转得太急没对好角度需倒车重来,另几处都顺利通过,总算是有惊无险。另一辆车上,另一辆由积芳驾驶,同样顺利登顶。
      晚上远在法国的女儿打电话来,母女俩煲电话粥,说起下午的经历,妻尚惊魂未定,“我真是吓死了,第一个急转弯时就吓出一身冷汗,早知道路这么陡,打死我也不敢开车上去。”后电话递给了我,女儿嘱我以后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,我唯唯应诺。
      然后王安石说的好,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,这也许是宝塔在考验登山者的勇气和毅力吧。
      车快到山顶时却被一扇铁门阻断去路,大概因为雨天没人施工,便来了个铁将军把门。如果进不去,不但会白跑一趟,而且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车辆调头都困难。我们进退维谷,但大家并不沮丧,睡马兄掏出手机与山下取得了联系,事情总得搞定。
      车暂停着,我推开车门,一股清丽的山风拂面吹来,山野的幽香沁人心脾,感觉那样清凉,那样舒畅,使人神清气爽。我突然意识到,我在山上了,我也上了山!抬头望去,满眼苍翠,遍山葱茏。高大的阔叶林没因冬天的到来而枝叶凋零,反而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鲜嫩欲滴。山上虽不见怒放的野花,却有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。微风摇曳着树枝,细雨润泽着绿叶,远听松涛在阵阵轻吼,近闻泥土的芳香扑鼻,原野的气息包围了我,唤起我深藏心底的久违的情愫。
      我的老家在偏远小村庄,村后就是重峦叠嶂的山岭,对山有种特别的感情。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山上折映山红,采“乌米饭”,摘“谷公谷婆”,常常乐而忘返;工作后一回家便爬上山岗,俯瞰炊烟袅袅的村舍和百衲衣般的田野,深深陶醉其中。后来不幸成为一个以轮椅代步的重残人,上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。我时常躺在床上找寻儿时的记忆,对山上的岩石草木魂牵梦萦。对我而言,这世上最美的景色莫过于山岗上绽放的一朵野花,山崖岩石缝里的小树吐出的一粒嫩芽,山涧小溪里飘落的一片红叶。
      而今天,我重新上山了!我贪婪地呼吸着树林发出的清香,畅快地感受山风带来的舒爽,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,尽情观赏着枝蔓树叶,辨认这叫什么树,那是什么草,就像呼唤着老朋友的名字。我还想到近处拥抱一下那粗壮的树干,抚摸一丛丛野草,摘一颗山果衔在嘴里,采一张树叶吹出几声响声,可还是办不到。我伸出手,野草小树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涯,可望而不可及,我于兴奋之中隐含有几许无奈几许失落……
      我的思绪被几声狗吠打断,随即铁门哐当一声打开了,原来山上有看管工地的人在。大家又坐车攀登,经过一段缓坡,前面是一个尚在施工的山门,一块块精雕细刻的大理石堆出牌坊的轮廓,想像得出,建成之后定然气势恢弘。山门后依山筑起一幢辅助用房,屋顶的平台与塔前广场相连通,上面还建有一座亭子,与塔相呼应。
      柏油路到山门处终止,里面是个正在施工的大工地,道路泥泞,坑洼不平。大家下了车,只有我还得继续乘车进去。我们的车子底盘与地面的石子磕碰,发出嘎嘎的磨蹭声,妻心疼地发出一连串埋怨,我却很激动,因为从车窗望出去,起凤塔赫然已在眼前,如擎天大柱,岿然屹立,直刺苍穹。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她高大伟岸的身躯,是那么雄伟壮观,古拙雄浑,气势磅礴。
       妻从后备箱中提出轮椅,我刚坐上去,耳听一阵“叮铃咚隆”的乐声,若金玉敲击,似钟磬齐鸣,如大珠小珠落玉盘,悠扬清脆,悦耳动听,仿如天籁。我疑惑地问,山下谁家正做道场?开心阁主人兄说,是风铃!我猛扭头,原来这阵阵仙乐正是宝塔所发。塔共七层,每一层有六只翘角,飞檐之下各悬挂一只铜铃,山风吹拂,铜铃次弟随风摇摆,铜锤撞击铜钟,依次发出悦耳的铃声,铜锤撞击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时缓时急,铜钟的音阶也有高有低有短有长,时而高亢激越,时而舒缓悠长,合韵律,成曲调,余音袅袅,在寂静的山谷中盘旋回荡,远播四方。聆听这清朗的梵音,仿佛神游于仙山琼阁,令人心旷神怡,使人超凡脱俗,清绝尘嚣,烦忧尽去。塔就像个天才音乐家,演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,欢迎我们这些虔诚的朝觐者。
      合着悠扬的钟声,来到了山之巅,我仿佛置身云霄,有种飘飘若仙的感觉。回首望,展现眼前的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卷,山下的村舍缩小成画中的一个斑点,阡陌田园则是画中的一丝花纹,远处逶迤起伏的山峦沉浸在弥漫的烟雾里,朦朦胧胧,隐隐约约,给人以虚无飘渺之感。我把目光从远处收回,转头看西南方向的凤鸣山,此刻凤鸣山云遮雾挡,烟雾缭绕,若隐若现,似真似幻,正像一个身裹蝉翼似的纱巾、风姿绰约的仙女,扑朔迷离,妩媚动人,神秘莫测。身临其境,让我们也沾染上些许仙气。
      山上雾聚雾散,云舒云卷,清风吹拂,让人惬意凉爽。天公作美,一直下着的细雨随着我们的到来适时地停止了。这山顶上的天台真不小,足有半个足球场大,此时还没完工,到处堆着建材,地面泥泞不堪,朋友们推着我向宝塔靠拢,黄泥土上深深地留下了轮椅的车辙。我终于来到塔下,就像失散多年又受尽委屈的儿子来到了母亲跟前,令我百感交集。我不能拾级而上登到塔的最高层俯瞰远方,甚至不能用手抚摸一下青灰色的塔砖,但已足够慰藉我渴望的心。我抬头仰望巍峨的宝塔,她是那么巍峨挺拔,在我心中是那么庄严,那么神圣。
      睡马对民间掌故了如指掌,他介绍说,这塔叫起凤塔,塔的来历与凤鸣山一样,都跟丰惠百姓心中的女神仙姑娘娘有关,相传,仙姑得道成仙后在此处升天。
      哦,真所谓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,这一带的山麓因有仙姑的传说而变得神秘莫测。我想古人真有创意,想像中的升天场景跟如今的航天员奔向太空很相似,同样需要一座高塔,眼前这个就是仙姑娘娘上天时的“发射塔”吧。设想仙姑得道成仙那天,她拾级登上高塔,跃身站在高塔之巅,长裙拂塔,衣袂飘飘,然后挥手告别各位乡亲,毅然奋力一蹬,如火箭发射,穿云破雾,扶摇直上,飞向天庭,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?
      传说是美妙的,但我更觉得古人把起凤塔这个“起”字用的好,有威势,很给力!
      起,起,起!我想到了汉高祖平定四方后高唱“大风起兮云飞扬”的豪迈;想起了谢安东山再起,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时的淡然。从大处讲,“起”是我们的民族精神,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都灾难不断,外族的铁蹄曾一次次蹂躏过母亲的身躯,但每当民族危难之时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起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,所以国歌的第一个字就是“起”,整首歌在“起来,起来!”的呼喊声中催人奋进。从小处讲,“起”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不屈之意志。陈伟强衔笔疾书,一耸肩,一甩头,笔下流淌的是个遒劲的“起”字;黄建根挺胸颔首,双手扶笛,吹奏出来的悠扬乐曲中分明也含着“起”字。于我而言,伤痛击垮了我的躯体,病魔摧毁了我的双脚,但应以他们为榜样,身体倒下去,头颅得昂起来。
      我上山时怀里抱着一大束鲜花,绚丽芬芳,香气四溢,那是我的一个学生刚送来的,红色牌子上写着“祝贺恩师新书出版——徐立松”,真太感谢同学们了。我决定把鲜花献给宝塔,我打电话给在塔上观光的妻,她下来从车上捧来那一大把花朵,对我说真去献花吗?我读得出妻的潜台词,晚上她还说,中间那些可是蓝色妖姬,很名贵的。可是在这神圣的宝塔面前,人的一切都是渺小的,有什么舍不得的呢?后来钟灵兄的诗中有“冬雨淅,路迂回,志无摧。捧花献塔,惠韵风情……”句,说的就是这件事。让芬芳的花朵代我、我们、还有我的所有学生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,也愿“起”的精神带给每个人。
      回来的路上,我想起那天去上虞文史馆遇到几位老先生,他们说过,明朝万历五年,知县林廷植捐俸百金建起这起凤塔,上虞人立即时来运转,尤其在文化方面,塔如一支神笔,将上虞的文学推向鼎盛,丰惠就连出两个状元,进士秀才更不计其数,惹得邻县余姚既羡慕又妒嫉,后随着起凤塔逐渐倒坍而气数式微。现在好了,起凤塔又高高矗立在山顶,定能给丰惠、给上虞带来好运!
Copyright © 2011-2024 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 版权所有
地址: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文化路98号 电话:13235853822
浙ICP备12018515号-1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7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