丫丫,一看就让人想起“小丫头”、“小丫环”这样的词。我真闹过笑话,一开始对群友们不熟悉,印象中一直以为“丫丫—徐月初”是个小姑娘,后来当知道她早已身为人母、女儿已上二年级了时,我的大脑死机了两分钟,用力一拍后脑勺才回过神来,得出结论:望文生义是多么的不靠谱。
那么,这“丫丫”两字作何解,我这个山寨版的拆字先生要搔头皮了。好在,那天在车上,丫丫自己给出了答案:丫,是脚丫,希望自己做事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。
这样的愿望,这样的见解,一个字:高!
丫丫目前跟随其先生经营着一家小广告公司,事务繁忙,但许多爱心活动中总活跃着她娇小的身影,并发挥着她的技术特长——摄像。丫丫言语不多,只顾扛着摄像机精心选择场景和角度,静静地拍摄,把爱心活动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。活动结束后她还得花费大量精力,把录下的音像进行剪辑,然后或制作成新闻报道传给媒体,或制作成视频资料供大家观看和存档。
“点亮一盏灯”要让爱心成为一种文化。文化是什么,其实并不玄妙,文化是由文字、图片、音像等载体所构建起来的一种精神。这么说来,丫丫等摄影、摄像者同样在努力建设着爱心文化。
丫丫说,其实做爱心最受益的是自己,参加这样的活动,能使自己有宽广的胸襟,心宽了,一切烦恼也就消失了,什么事情都能做好。
我太赞同这个观点了!
我们的团队也是一所学校,每个人都从中学到很多,自从成为爱心团队中的一员,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提高了。丫丫,凭她的这一番见解,依我看,够得上“学习积极分子”的称号了。
丫丫向身边的人讲解着自己对爱心的理解,用行动感染着他人,而最直接受教育的是她的女儿。去年的一天,她女儿轮到做值日生,发现班级里的扫帚破了,就悄悄地买来三把扫帚放进教室,这以后,同学们搞卫生时再也不用担心没有扫帚了。小孩子能做到这一点,非常难能可贵,女儿顺着妈妈的脚印走,才会有这样的举动。常存一分为他人着想的心理,能让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少一些磕碰,多一些顺畅,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!
如此说来,爱心还是有遗传性的,难怪我们团队的许多成员,那么重视对儿女的言传身教,也造就了小七七、果冻等一批小小志愿者。
结语:
帮助他人,
受益自身。
串串脚印,
引儿上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