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公告 |
 |
|
众志成城 |
 |
|
爱心单位 |
 |
|
|
 |
爱心缘起 |
首页 >> 爱心缘起 >> 详细内容 |
老林的故事 |
昨天下午3点,雨时断时下,我驱车往长海公路而去。先到四埠双埠村,接上求助者的联系人,同往祝温村。祝温村由原祝马、温泾、后桑三个村合并而成。在祝温村的菜市场旁边,我见到了求助人林国明。 我不忌讳我认识他,也不怕因为认识他而影响我所做前期走访的真实性。 今天起早,就有人责问我是不是上浦人,因为我婉拒了一位上浦的白血病患者的求助。我做事有我个人的原则,我们团队有我们团队的规章制度,制度约束人,制度面前人人平等。我不希望人人都能理解我,但我也不拒绝有人能理解支持我。 认识林国明,大概在15年前,那时,我喊他老林的。我和他同在一家交通建筑工程公司工作,我是电工兼混子搅拌工,他是收票兼管工地,我和他晚上都住在旷野的工地的简易棚里,我们住隔壁。白天我们一起配合工作,晚上一起吃饭聊天,有的晚上再约个人一起打打关牌。那个时候,日子过的机械而周正,日复一日,都是老样子,特别是到年底了,到来年了,都是“瘪西瞎来”的那种,我们都一样,同病相怜吧。 老林个子不高,人偏瘦,替老板做事认真,是对的起老板的千把块工资的。他长期住在工地,偶然搭便车回家去看望女儿一趟。那个时候他女儿还很小,梳着牛角辫子,穿着短裙,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,难得放学了来工地住几天。当然,我再见到她的今天,她已经21岁,一名准大学生了,短发,圆脸,戴着眼镜,很秀气的一个女生。 老林先一年于我从那家交通工程公司离职,去了江苏一亲戚的工地,不久,我也离开了。之后,我们就再没有见过面,也再没有得到过他的音讯。 就在前天,我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,不是他本人,是四埠村的妇女主人,她是替林国明来求助的。她不知道我认识他。下面是我用半官方的语言对老林的情况作介绍: 林国明,男,60岁,家住浙江绍兴上虞区祝温村,经2017年5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对他的出院诊断为:恶性肿瘤维持行化疗,食管癌伴肝、肺转移。他在去年年初被诊断出食管癌之后,已经持续化疗19次,花去医药费近20万。病查出来之前,他多是给建筑工地做收料门卫类的活,千把元的工资也不是月付,需要到年底结算,平常自己去公司借生活费。日子实在过不去,又去了其他几个地方打工。他没有技术和文凭,加上个子瘦小,所以也都只能度个温饱。老婆是柳州人,患轻度精神障碍,长期离家,老林病情严重需要有人照顾,亲戚出面把她找了回来。老林有个女儿,今年21岁,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,助产士专业,这段时间有座桥通过学校在搞建设,所以提前放假在家,到9月20日左右去上学。小女孩一心想出去找个暑假工干干,赚钱的欲望很强烈,家里这副担子她也想分担些,只是凭她的社会关系只能空着急。老林一家,这多年来全靠几个姐妹兄弟帮衬着,到底姐妹兄弟也都是普通人家也都年近六七十,也都出尽力了,要再怎样也都有些无可奈何,只得替老林出面求助社会。 老林现在真的应该喊老林了,化疗的缘故,头发都脱光了,人也变得越发消瘦,看到我,很难为情的那种表情,他说我时间不长了,全靠姐妹兄弟给我留着这条命了。那种语气,我听了心刺。以前我失意的时候会很意气风发地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总也期望着我们穷人也能风水轮流转,我们也都能过上好日子。 然而,老林,他却越过越难,竟在生命边缘挣扎了。 2017年6月27日 |
|